为深入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工作部署,7月6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本次竞赛以“锤炼育人本领、锻造卓越匠师”为主题,特邀重庆医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教授、重庆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干勤教授、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余志祥教授、重庆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黄佳木教授,校教务处副处长何小兵教授和刘礼标教授等6位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团,全院23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经严格评审,张灵艺、康世磊、王梅力三位教师脱颖而出,将代表学院参加校级决赛。教学竞赛由学院院长助理姚阳教授主持。

一、党建引领把方向:厚植“为党育人”使命根基
学院党委将竞赛作为检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战场。党委书记吴科在督战全程并在致辞中强调:“必须把政治素养、师德师风、育人能力三位一体融入竞赛标准,确保教师成长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强”,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学生爱戴的新时代建规师资铁军,为培养城乡发展领军人才筑牢根基。”

二、三尺讲台见真章:彰显“学科育人”专业特质
来自建筑学、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专业的26位青年教师,展示了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以“智慧更新”“低碳设计”等前沿主题为切入点,展现教学创新成果:在内容创新方面:融合建筑、历史、生态、技术等多学科要素,构建“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实践应用”递进式知识体系;在方法迭代方面:采用BOPPPS模型、PBL问题导向教学等新型教学范式,结合VR虚拟仿真、AI辅助设计等技术工具,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沉浸感;在评价升级方面:部分课程引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多元机制,强化过程性考核,落实“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标准。


三、专家把脉开良方:赋能“三维能力”提升
评审团对标教育部“金课”标准,提出能力升级路径,针对选手们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环节存在的问题,比如板书分正副板推进、教学内容的容量、重点难点的突出、教学推进的层次感、教与学互动频率以及“两性一度”和“三新”等方面,进行了一一点评,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评委们综合意见后为青年教师指出了进一步提升改进的可行方向:一是准确把握选题的深度和前沿性,根据自身专业特性交叉融合百家之长,始终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题,深入浅出。二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巧妙设置知识讲述、课堂提问、学生作答、重难点内容与目标达成度分析等。三是扎实练好教学基本功,高标准强化教态、语态、板书等能力训练,百炼成钢。除此之外,在讲课比赛中还需要保持课堂教学的专业性、理论性和高阶性,既瞻前顾后,又追根溯源,合理选用经典案例,贯穿各个知识点,做到前后呼应、紧扣主题、形散神聚。

学院院长董莉莉高度赞赏评委专家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感谢评委专家为青年教师成长传经送宝,要求全体青年教师认真吸收和消化评委专家指出的突出问题和合理化意见建议,接下来要深入思考教学的改进目标和有效举措,并形成提升方案。董莉莉院长表示,竞赛是学院深化“以本为本”的战略举措,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赛研用”一体化模式,通过“名师工作坊”“教学沙龙”等活动搭建成长平台,为交通强国与智慧城市建设输送更多栋梁之材。
此次竞赛不仅检验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功底,更彰显了学院以改革破局、以创新领航的决心。随着“三全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以昂扬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