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数智赋能----打造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新引擎

日期:2024年09月27日 作者: 点击:[]

 一、时代召唤,使命担当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立足交通土木建筑特色,汇聚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点和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点。其中,建筑学专业通过全国教育评估,并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风景园林专业获批重庆市一流专业和重点学科。

面对建筑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秉承“项目引领、数智赋能”核心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建筑人才。打造“深、宽、远、高”四维度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项目式、案例式、团队式、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开发人工智能小模型“筑智绘”,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以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三个专业为支撑,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的建筑类专业学院,为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二、育人为本,实践导向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建筑类专业人才。将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育上,构建“深、宽、远、高”四维度的实践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1.构建深、宽、远、高四维度实践育人系统

从课程实践、实习实训、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构建“五位一体”建筑类专业新工科实践教学的改革框架,构建实践育人运行系统,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

知识学习深度驱动——数字赋能体验学习。将人工智能技术、BIM、VR/AR等数字化技术融入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数字化素养和操作技能。

能力训练宽度驱动——数字赋能协同创新。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行业资源与最新技术,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践课程、教材、案例等,开展实际工程项目合作,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结合。

思维提升远度驱动——数字赋能跨界解析。学生参加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建立科学思维与辩证视角,养成创新思维能力,满足新时代发展对设计师需求。

素养熏陶高度驱动——数字赋能感知责任。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项目,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专业报国理想抱负。

2.“跨国际、跨校际、跨院级联合毕业设计

与国家知名高校合作,开展联合毕业设计,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与联合毕业设计深度融合,打造“数智+设计”的全新教学模式。引入国际设计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近年已持续开展了土木建筑类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三洲四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交大建筑联盟交通类高校联合毕业设计、西部高校联合毕业设计、成渝六校等“跨国际跨校际跨院级”联合毕业设计实践与探索,不断优化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图1 “三洲四校”联合毕业设计

3.“多点联动、多元融合协同推进办学国际化

多点联动: 与海外高校、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办学、科研合作、学生交流等项目。多元融合:将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融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建筑人才,提升学院在国际建筑教育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组建中国与比利时联合工作营、三洲四校联合工作营、重庆地区四校联合工作营、西部五校联合工作营,依托重庆市外专局“中比传统村落保护引智项目”、重庆市教委“巴渝引智”等项目,围绕“村落保护与开发”“生态城市”等主题,邀请国际知名教授进课堂讲学,举办专题研讨、学术研究报告。海外高校师生百余人次来校参与交流,实现了“跨界协同”走向“多元融合”,推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图2 学院同鲁汶大学联合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开发调研

图3 重庆市外专局项目调研“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

三、数字赋能,智慧引领

1.人工智能驱动建筑类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

面对建筑类行业革新趋势提出的新要求,学院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为依托,推动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建筑学专业知识图谱”系统,建成专业知识图谱课程66门,打造建筑类专有智能体3个,AI小助教及AI学伴7个,搭建可视化分析框架与插拔式知识单元。建构“AI就业官”系统1套,对接行业需求,实现“课堂—教师—学习者—职业能力像”精准画像。通过“教学大数据监测中心”等技术开展智能化教学管理和达成度分析,形成“评价、服务、教研、督导”系统化的虚实结合教学管理模式。重构全新的高阶培养方案体系,围绕建筑类专业前沿方向,建设包括“行业导引模块、简明理论模块、工程设计模块、前沿技术模块、交互实验模块与城乡实践模块”等6大课程模块,建设《栖居漫谈》《设计基础》等AI课程,为学生提供前沿、实用的教学内容。

图4 专业图谱数据促进交叉融合

图5建筑类专业图谱

图6 前沿课程增设

2.优化结构推进建筑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再上台阶

打造了“建筑类专业建设数字化创新空间”,为建筑类专业数字化建设关键问题探索全新解决方案。一期建设已建成建筑学专业创新空间门户1部,西南民族建筑生成训练大模型1部,包含建筑、规划及景观等生成设计的“AI建筑概念设计”一套。结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游戏扩展XR等4R技术,建成虚拟仿真滚动项目库5个,特色虚拟仿真项目4个。构建了《数字景观》《智慧建筑与建造》等数智化微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创新的学习体验。

图7 AI建筑概念设计系统

图8 虚拟仿真滚动实验库

四、课程建设,内涵发展

1.打造一流课程体系

通过知识图谱、问题图谱以及目标图谱的综合应用,成功构建起国家-省级-校级各层级一流课程体系,100%覆盖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虚拟仿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社会实践全类型,切实提升了课程建设质量及育人水平。《栖居漫谈——人居环境概论》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获批省部级以上一流课程22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近五年来,基于课程建设的系列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包括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获国赛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29项、教学案例奖11项。

图9 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

2.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通过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重点进行横向合并和纵向一体化,构建了涵盖“绿色+、数字+、文化+”三大模块的特色课程体系,有力支撑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特色课程体系不仅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全面培养了学生适应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此外,特别设置“创业基础”等课程,在学业指导中融入“创新训练”“批判性思维”等内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

3.人工智能助力教改

学院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针对专业设计课程开发了建筑类学生专属的“概念效果图生成系统”——人工智能小模型“筑智绘”。通过引入生成式设计训练,推进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以此丰富教学内容、激发设计灵感。该系统帮助学生在线进行方案比选、优化及展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表达设计理念、提升数字化素养、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小模型,提升图纸生成的精度和效率,并积极探索小模型在其他设计领域的应用潜力。

图10 专属人工智能小模型“筑智绘”

五、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1.创新与实践深度融合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创新与实践,推动项目式教学新进展。以九大课程群为核心,依托52个实践基地,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项目引领、能力驱动”成为毕业设计的新常态,多专业学生联合设计,探索乡村振兴、新工科等多元化课题,增强学生跨学科协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耕筑巴渝”工作坊实践课程和“政校地企行”协同育人模式,分别聚焦乡村振兴和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社会场景下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图11 学院建筑类专业2024届毕业设计选题

2.“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

构建以学科竞赛为驱动力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协同培养体系,精准对接54项国家级竞赛与65门课程,实现竞赛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覆盖学生培养领域。学生在全国竞赛舞台上屡获佳绩,彰显了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以及卓越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计斩获包括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奖项逾400人次。

图12 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获奖

3.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拓展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通过乡村振兴实践、新工科研究等多元活动,强化学术交流,举办乡村振兴创新论坛。咨政建议屡获高层认可,传统村落研习基地成科普亮点,惠及23场科普活动。通过教学引领,发起“中国西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志愿行动,深耕45村落,完成5000余张设计图,助力200村落、6万居民,3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农民工技术培训超76次,培育乡建人才上万,经验被住建部采纳推广。获批重庆市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52个社会实践基地,协助乡镇政府获得住建部乡村建设资金1.5亿。乡村建设经验纳入住建部设计下乡可复制经验清单,设计下乡成果受到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图13 乡村振兴社会服务

图14 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上一条:启航新征程,赋能成长路——建规学院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 下一条:厦门大学李渊教授应邀作“遗产感知与计算:鼓浪屿实践探索”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