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实践兴乡——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力地方乡村振兴

日期:2022年02月24日 作者:罗融融 张灵艺 姚阳 点击:[]

壬寅虎年春节刚过,就有一群年轻人进驻永川区仙龙镇,项目咨询、景观施工、艺术墙绘,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正是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

自今年1月起,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受永川区仙龙镇政府委托,承担了“永川区首届油菜花节”的项目策划及实施工作。学院抽调5名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并面向全院发起志愿者征集活动,最终选拔出48名学生,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重庆市设计下乡志愿者团队”“‘耕筑巴渝’工作坊志愿者团队”等3支志愿者队伍。从实地调研、项目策划、方案设计到落地实施,前后历时1个多月,师生共同克服学业繁重、通行不便、天气严寒等困难,充分发挥在乡村人居环境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实践经验,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有效推进工作。最终于2月下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绘制艺术墙绘总计达1300平方米。师生们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一致肯定。


 mmexport1645280994899

仙龙镇副镇长荣继超与重交大建规学院师生志愿者团队合影

即将开幕的油菜花节成为了推动仙龙镇高效发展的“一张名片、一支杠杆、一个喇叭”,也是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鲜活缩影。近年来,学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工作、“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五育融合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构建起了“三个一”的创新育人模式。以此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湖边有许多船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草地上的火车描述已自动生成

永川区仙龙镇磨子田组艺术墙绘现场情况

校地政企联动,打造一个育人大课堂

以“乡村+”项目为牵引,链接永川、酉阳等7个区县,绿水村、仙龙镇等15个乡村,西南地区9所高校和30余家设计院所等意愿主体,“政+++企”协同开展高阶育人和实践育人。课程选题、设计评图、毕业答辩、课外实践、科技活动、专业竞赛等教学环节在乡村中开展,各方提供人力、智力和环境支持。乡村空间被充分激活,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场景和五育融合大课堂。而依托真实项目和真实需求开展“真题真做”式项目训练的成果,则可以直接助力乡村的环境、产业与文化建设,也成为各方主体共享的资源库。

理实虚一体化,开拓一片教学试验地

面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对标成渝地区乡村建设人才的现实需求,重构以建筑大类通识为基础、设计主干课程为核心、历史人文类课程和工程技术类课程为两翼、“乡村+”特色课程、前沿微课、实践工作坊为拓展的理实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成1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省级一流课程和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解决设计场地不可达、设计过程不可见、二维空间不易感等教学难点痛点。对应“两性一度”的金课要求和OBE教育理念,提升选题挑战度与前沿性,创新性引入CDIO项目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项目的全过程能力。

五育融合并举,守好一段思政灌溉渠

用好用活第二课堂、集中实践和拓展实践等教学环节,围绕乡村领域“绿色+”“艺术+”“数字+”三大板块持续开展五育融合实践活动,并逐步发展成为重庆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实践育人品牌活动。活动主题从乡村中来,教学过程在乡村中学,最终引导学生自发到乡村建设中去。同学们利用专业所学营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村人居环境,帮助村民“记得住乡愁”,也在亲历乡土、感知乡情的过程中增进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认同与热爱。在润心无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入脑入心与精准滴灌。

图片包含 照片, 游戏机, 华美描述已自动生成

        学院在绿水村、太平桥村等地持续开展五育融合实践

乡村振兴,教育点睛。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将高校智力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生态引擎”,助推了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与全面复兴。重交建规人在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在五育并举的创新教学中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最终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华龙网对此进行了报道:助力乡村振兴!重庆这所高校用上这把打开“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金钥匙

http://education.cqnews.net/html/2022-02/24/content_946405953804886016.html

 

上一条:2022第三届全国交通建筑联合毕业设计开题仪式举行 下一条:五育融合·实践兴乡——建规学院师生赴永川仙龙镇践行乡村振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