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是全球大家庭的共同愿景——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杰出校友应盛

日期:2020年05月25日 作者:崔倩 点击:[]

“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是全球大家庭的共同愿景。”应盛如是说。

应盛是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5届杰出校友,英国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硕士英国皇家注册规划师,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中国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现任联合国人居署驻华国家官员。 

“做美好生活的设计师” 

应盛一直致力于做“美好生活的设计师”,实现让城市更美好的愿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规划、大数据与城市智能建设等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多次作为特邀城市规划专家参与联合国、欧盟、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城市发展中心的相关项目和研究,并先后参与了2010上海世博会规划、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国家低碳生态城乡规划标准制订、“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杭州绿色亚运实现路径和对策研究、“2022北京绿色冬奥智慧城市”报告等重大项目和课题。

应盛非常注重对青年设计师的发掘与培养。在2019年9月12日的“未来契约”青年社会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上,他讲述“美好生活幸福宣言”,并呼吁要挖掘更多在人居方面具备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的青年才俊,为美好人居生活创造更多价值。应盛表示:“从长远来看,人居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这就需要我们调动更多的资源,让更多社会各界力量加入我们这个运动中来。这其中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就尤为关键,青年是当代社会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 

“乡村振兴”

应盛表示:“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虽然全球55%的人口已经生活在城市,但仍然还有45%的人口生活在乡村。2016年联合国发布了《新城市议程》强调‘要协调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战略和方案’;在20195月举行的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人居署战略规划(2020-2023)》把‘减少城乡贫困和空间不平等’作为人居署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乡村振兴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也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2019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已经超过60%,这也就意味着还有近40%6亿左右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广大的乡村。中国城乡发展差距较为明显,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都与城市有较大差距。

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应盛负责领导开展了“联合国人居署乡村赋能国际创新嘉年华”活动,每年为中国的乡村提供乡村规划、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赋能。嘉年华立足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将乡村规划建设与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重塑乡村价值,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探索更加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机制。

20198月,首届“联合国人居署乡村赋能国际创新嘉年华”活动在武汉市举行。嘉年华活动实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发挥国内外知名大学青年的智慧创意,为地方村庄的发展提出了众多建设性的意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智能科技 未来城市”

科技改变着一切。从人工智能到无人驾驶,科技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发展的科技为增进人类福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前景,但科技也并非没有风险。应盛表示:“城市是增长、创新和繁荣的引擎。全世界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每周,全球都有将近150万人加入城市人口大军;每天,都有上百万个高科技应用被安装在城市中。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中的很大一部分变化正在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科技驱动。智能科技对城市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一些城市具备应对科技挑战的能力,但许多城市已经掉队。联合国有个理念叫‘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不让任何一个地方掉队’”。 

正是意识到这些问题,应盛负责领导的“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未来城市顾问委员会”搭建起了联合国人居署和中国科技企业界共同探讨智慧科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应盛说:“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够把中国科技企业家对智慧城市的真知灼见汇聚起来,为全球未来城市的建设提供顾问参考。”近期,委员会首份报告《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0:中国城市科技》即将全球发布。 

 

“‘一带一路’ 共创美好人居”

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而基础设施联通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正在为沿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应盛参与编写了《“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汇集“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探索和实践,为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在2020年1月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合作推进会上,应盛表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稳定器,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并推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

此外,作为联合国官员应盛积极参与推动人道主义援助,协调非洲国家的人居环境改善工作。2019年5月,应盛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代表一道为肯尼亚的乡村地区送去“母亲水窖”项目,提供便于清洁饮用水的水窖。

 

应盛总结到:“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和最佳合作切入点,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

 

同心携手共战疫情

2019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卫生公共事件。作为联合国系统中负责城市事务的机构,联合国人居署迅速开展疫情应对。应盛也和联合国人居署中国的同事们一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行动。

在今年2月份中国疫情的严峻时期,应盛组织动员了“全球同心 共抗疫情”宣传。在全国范围内80个城市近20万部电梯的智慧屏上,每天近6000万次轮播,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穆娜·谢里夫女士对中国的声援、疫情防控的知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传播到各个社区。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麦穆娜·谢里夫女士在讲话中表示:“在此,请允许我向中国人民,特别向在武汉的朋友们表示声援。是他们继续非常努力地工作,并以巨大的经济代价,保证了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安全。” 

此外,应盛积极参与为非洲地区捐助口罩等防疫物资的工作;参与组织编写《联合国人居署应对新冠疫情社区防控国际指南》,把中国的防控经验推广给国际社会,助力增强国际社会的社区防控能力。 

应盛表示:“未来一定是可持续的。携手并进,我们可以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上一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领导深入寝室看望返校学生 下一条:这位第一书记助推产业发展有“两手”: 拉着回乡创业者“走出去” 请着公司负责人“引进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