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四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系列报道(四)

日期:2019年03月05日 作者: 点击:[]

结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四国高校的短期交流学习后,我校学子开始了新的游学之旅。216日至18日,成员们奔走于比利时几座著名城市,开启了布鲁日——根特的运河踪迹巡旅,鲁汶——新鲁汶的建筑名校之旅,以及安特卫普港口城市建设之旅。成员实地考察了布鲁塞尔、布鲁日、根特、新鲁汶、鲁汶和安特卫普等7座比利时城镇,通过讲座、参观和一系列小练习,了解不同时期比利时城市肌理的演变以及背后的动因,探索滨水区如何联系城市的过去与未来。游学期间,董莉莉、温泉、雷怡三位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个城市的规划特征和建筑特色,让大家逐渐理解了比利时历史城镇演变研究中的主要策略和方法,这些将成为下一阶段联合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1.布鲁日——探寻城市生长的轨迹  

以“北方威尼斯”著称的比利时北方著名城市布鲁日,是北海重要的港口与旅游城市,历经千年的发展,其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九世纪及现当代城市生长的轨迹以及各时期城市形态、街巷结构、建筑类型及其相互作用清晰可读。布鲁日是中世纪人类聚落的杰出典范,虽历经数世纪沧桑,仍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在那里,早期哥特式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特征的一部分。作为欧洲商业与文化首都之一,布鲁日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

布鲁日运河风光

在对布鲁日老城的调研中,老师们向同学解释了当地街区和建筑形态特征背后的宗教、政治及经济等成因:当地常见的“窄面宽、大进深”地块和建筑布局类型,是因为中世纪时居民需根据建筑的沿街面宽尺寸及面向街道的开口数量缴纳城市建设税的政策而来。同学们通过学习典型建筑类型以及现场踏勘,了解到欧洲城市街区建筑以山墙面作为沿街立面的特色,以及狭长地块内的建筑平面布局。

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位于布鲁日城中心将昔日港口改造而成的城市水舞台,它是曾经用作货运的码头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演变为由一系列商业居住混合的建筑围合而成的城市广场,其原始形态特征基本被保留了下来。而今码头成为了供人们娱乐休闲的多台阶平台,人们在此如同回到千百年前,人们在露天广场观看货运码头发生的一幕幕剧情。这座标志性的城市空间充分表达出了城市运河的精神内涵。

2.根特——体验建筑文脉主义  

根特位于斯凯尔特河和莱斯河汇合处,有运河(长26公里)通北海,由根特市和周边一些小镇组成,是法兰德斯地区的中心城市,比利时西北部港市,重要铁路枢纽和港口。在根特,满眼都是哥特式的教堂、城堡和各种各样的房屋建筑,两条河静静地穿过根特,沿岸是悠闲的人们。市内有中古会堂的遗迹、古城遗址、大教堂等吸引着大量的观光客。而这里不仅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建筑,还拥有一些设计前卫、造型新颖的现代建筑,他们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既延续了历史的文脉,其新颖的造型又激发了老城的活力。

根特城市馆位于老城中心,近邻一座哥特式大教堂。它40米,由木材和玻璃制成的庞大屋顶被四个混凝土柱子撑起来。玻璃外罩使木结构免于被雨水侵蚀,同时也使得透进来的光线更加柔和。它不仅是一个地标式建筑,更是一个多功能活动中心,各种音乐会、艺术节及市集等时常在这里举行。城市馆与下沉式小公园结合,完美地将城市共享空间贡献给市民。大家躺在草坪上,望着对面阳光下的城市馆,充分地体会到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的魅力。

 

De Krook是根特新的城市图书馆,它位于斯海尔德河(Scheldt)河岸,这条河在穿越城市的过程中水位到达了它的最低点。建筑师选择在建筑设计中为了反映作为河流的交汇点,在视觉上减少了建筑的体积,并将建筑物旁边的公共区域和绿地充分引入室内。建筑内部保持相当黑暗,一方面增强了对城市的视觉显示,另一方面相对的黑暗对阅读者心情的沉淀有着辅助作用。天花板由薄片组成,具有出色的吸音性,柔和的光线带来了安静的主观体验。

3.鲁汶——浸染浓厚的学院精神  

大学城鲁汶不仅保留了中世纪城镇的古老风貌,数不清的学院更是散布在城镇各个角落,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在这里学习,让古老的城市生机勃勃。城镇重要的商会、市政厅、皇家城堡都让位于教育,浓郁的重教文化给整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在鲁汶大学,学员们游走在悠闲的学院步道,漫步于寂静的森林小道,感叹校园就如同森林公园一般。不过,听说每年十月入学的日子,都会有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赶到这里来学习。在校园到处可以看到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人,城中满是青春洋溢的面庞,他们走入一幢幢古老的建筑改造成的教学楼,古老的穹顶下闪耀着年轻的身影。

联合设计成员鲁汶大学合影  

鲁汶大学有三个建筑学院,每个学院又分为弗兰芒语和法语分院,六个学院分布于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在鲁汶大学教授David的邀请下,师生有幸旁听了这里建筑学院的城市设计答辩,答辩场地在地下室,草坪上,城堡里……学生们拍电影、做模型、制作明信片,极尽所能地展现自己的成果,家长也被邀请来观看自己孩子的阶段成果。评委不仅有自己的导师,还有业界大拿、职业建筑师,大家有时就一个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师生又在一起把酒言欢,在这美好的一天释放辛苦劳作后的激情。

4.鲁汶——教科书式新城市主义典范

1970年,比利时百年名校鲁汶大学“分家”,形成了天主教鲁汶大学(佛拉芒语)与天主教鲁汶大学(法语)。前者留在原址,后者大部分迁往现在的新鲁汶市。学员们行走于新鲁汶的城市间,感受着与老鲁汶建筑和文化的差异。在新鲁汶大学建筑学院韩书园博士的带领下,我们考察了这个精致的小城,建筑师的精心规划设计使这里变成了向早期现代主义致敬的杰作,建筑处处看得到路易康、柯布西耶、阿尔托作品的影子,步行城市、邻里社区……俨然成为新城市主义的鲜活教科书。

新鲁汶大学大学城也是他们实现自己建筑手法的沃土,不同于将不同功能分区土地分开的功能主义的规划理念,新鲁汶大学城采用原鲁汶市混合使用的概念。整个大学城地区类似一个盆状,两侧有较高的山丘,中间是比较低洼的地带,最低点被设计为视野开阔的湖泊,城市里的雨水都汇集于此,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大集水坑,形成非常原生态的环境。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新大学城的发展轨迹是沿着中央步道及一连串广场呈线性发展。以核心区域来说,大学的几个主要教学楼群和学生社区分布于此,这里离城市中心很近,学生完全可以在课余时间购物、娱乐,非常方便。

大家行走在小城之中,深切感受到了这里符合人性尺度的建筑及公共空间,尊重基地自然地形,并采用沿着中央步道渐进式发展,这是一种弹性化发展的概念。一条大约1.5公里的中央步道贯穿其中,沿着中央步道半径600公尺为发展腹地,汽车则由外侧道路进入中央步行两侧的建筑或停车场,并且间歇性的规划一些地下通道相互串连。每个阶段的开发都包含完整的都市功能,可立即使用,且不会受到下一阶段延伸工程的影响。这种规划概念可以减少非常多的土地需求,以及初期的公共建设投资费用。  

在韩博士的带领下,同学们还参观了建筑学院的模型室、专业教室和社区教堂,大家都被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所感染。新鲁汶结合新城建设模式,探索性地实现了在大学内发展城市。在这里,大学作为城市文化与教育功能的一种形式,并非教育或居住功能转移拓展的载体,更无法脱离其他城市功能单独存在。大学城与普通城市的差别在于大学城的传统城镇形态以及相应的城市大学化氛围,新鲁汶规划中模仿传统小城镇模式所采用的高密度、适宜步行与紧凑用地等规划原则,对未来同学们在城市空间活力营造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为中国大学城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主动策略。

5.安特卫普——港口城市的璀璨明珠  

安特卫普是欧洲第二大港口,是全世界最大的钻石加工与交易之地。在这里,大家充分领略了这个生机勃勃的港口城市,古老与现代并存,传统与新奇交织。一栋栋建筑大师脍炙人口的杰作让这个港口城市的城市面貌熠熠生辉。

消防局总部大楼

被誉为女魔头的英国建筑师Zaha Hadid在巡视这片区域后,发现港口旁有一栋已经废弃不用、但被列为保护古迹不能拆除的旧消防局。她奇思妙想地将其进行了修复、翻新与增建,还给了安特卫普人民一栋新与旧完美结合的建筑。从远处看,一颗巨大闪亮的钻石漂浮于16世纪的旧消防局屋顶上,凹凸起伏的钻石表面由数以万计的三角形玻璃组成,回应着周围波光粼粼的海面及天光变化。透明与不透明的三角交错搭配,除了给予钻石外观视觉上的多样性,也提供室内日照、遮蔽及景观功能。在其下面,原本被废弃的古老建筑也被利用起来,重新焕发了生命力。Zaha 已于去年愚人节去世,但她留下的建筑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力。

安特卫普湖畔博物馆是安特卫普最大的博物馆,由荷兰人Neutelings Riedijk Architects设计,是后现代风格建筑的典范。安特卫普是著名的港口之城,这里原本是各国商人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十九世纪被烧毁。现在在这段历史之上建起一栋博物馆,继续与后人讲述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整栋建筑高60米,立面采用印度红砂岩和弧形玻璃面板,是鸟瞰安特卫普的绝佳地点。博物馆收藏了47万件展品,主题涵盖了安特的历史及发展、都市文化、生与死等。

安特卫普湖畔博物馆

为期11天紧张而充实的行走课堂,学院的师生们穿梭于一座座比利时城市间,通过实地考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比利时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特点、衍进及其背后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动因,逐渐理解了比利时城镇的历史演变的主要策略和方法。这些将成为下一阶段联合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基础。比利时之旅暂告一段落,同学们已回国继续进行毕业设计,三洲四校联合设计将继续进行中期联合评审、外请专家评图等环节,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老师们将于4月中旬受邀参加小组的终期答辩,期待会有更多的精彩!

 

上一条:我校师生赴云南参加川黔渝滇桂五校联合毕业设计 下一条:三洲四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系列报道(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