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2025年1月2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筑雅讲堂进行了《建筑产业化》专家系列讲座。第一次讲座在南岸校区20311教室展开,来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规划院院长周海珠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城市”的线上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建筑系教师续璐博士主持。

周海珠院长从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智慧建筑、碳中和建筑、零碳园区、城市更新和低碳城市建设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分别从绿色建筑的内涵与外延、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及后续标准编制思路、绿色建筑案例到绿色建筑未来发展重点需推进的工作与扩展领域等进行了详尽全面地展开。对于健康建筑、智慧建筑、碳中和建筑、零碳园区和城市更新等内容,分别从国家政策、标准编制思路、发展建议、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并结合实际参与主持的示范项目“余村零碳乡村建设示范”项目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与阐释。
在讲座的最后,同学们和周海珠院长分别交流了本次讲座对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等所学专业的启示,并对专业前景感悟等问题进行了线上提问与讨论。
2025年1月2日下午,第二次讲座在南岸校区20311教室举行,来自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教授、重庆大学科技部国家级“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研究所所长丁勇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从建筑到城区再到城市的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建筑系教师续璐博士主持。

丁勇教授从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政策要求、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基本概念、绿色生态城区技术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和低碳城市建设发展路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在对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背景的介绍中,丁勇教授提到根据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其中对我国城乡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以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因此,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接着,丁勇教授从绿色建筑内涵的更迭延展,从此前的“四节一环保”到“五大性能提升”要求的迭代,详尽介绍了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构建思路。同时,从标准构建引入,向同学们阐释了重庆市《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新标准的亮点和主要技术体系。最后,以低碳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引发同学思考,引导同学们思考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建设主要领域与内容。并以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低碳城市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为例,对碳中和愿景下低碳城市、城区、园区的建设示范做了详细的阐述。
在讲座讨论环节,同学们现场和丁勇教授对于如何更好提升自身能力并应对未来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通过两次专家讲座,同学们均表示对碳排放双控转型目标下我国建筑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对城乡建设领域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加深了他们对碳排放双控等国家战略对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绿色建筑赋能低碳转型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无限想象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