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南岸校区第二教学楼行筑厅成功举办“水色筑境·无限”水彩艺术展。本次展览由学院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承办,集中呈现甘亮老师近年来创作的54幅水彩作品,以“花海绽放”“森林秘境”“海韵潮声”“田园诗歌”“山水灵韵”五大主题板块,展现水彩艺术与建筑美学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学院推动美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育建设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展览充分体现了学院“技术美学+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展览作品融合了西方水彩技法的严谨性与东方美学的意境表达,展现出艺术表现与建筑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次展览是学院“技术美学+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他将建筑空间的理性逻辑与水彩艺术的感性表达完美融合,其作品既体现西方水彩技法的扎实功底,又蕴含东方美学的意境神韵。
 
 
 
 展览面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旨在推动美育从课堂走向公共空间,营造开放包容的艺术氛围。近年来,学院将水彩创作逐步纳入建筑空间表达训练体系,帮助学生提升对材质、光影与空间氛围的综合感知能力。这种“艺术融入专业”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设计语言,也促进了跨学科思维的培养,成为学院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观展后,建筑学院2024级3班的学生表示,从水彩作品中感受到色彩与光影的细腻变化,启发了他们对空间节奏与虚实关系的理解。有学生谈到:“水彩中那些偶然的肌理效果,与我们设计过程中灵感的迸发十分相似。这次展览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建筑设计不仅是功能的组织,更应像水彩艺术一样,赋予空间以温度与情感。”
 甘亮老师2013年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具有扎实的西方绘画功底,近年来通过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个展、中韩国际水彩交流展等实践,不断拓展艺术表达的广度与深度。作为学院艺术学科组教师,他长期致力于将艺术创作融入建筑教学,通过水彩语言启发学生对空间与环境的多元理解,展现了“艺术家”与“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水色筑境·无限”水彩艺术展既是甘亮老师个人艺术探索的集中呈现,也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构建“大美育”格局、推进艺术与建筑教育交叉融合的积极实践。学院将持续支持此类艺术活动,进一步拓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路径,为培养兼具工程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建筑类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