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日期:2025年10月10日 作者:魏晓 点击:[]

2025年9月26日14:3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智慧建筑系全体教师齐聚腾讯会议,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主题开展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严格对照学校教研安排要求,结合建筑系教学实际,通过“政策学习+案例分享+实践研讨”的形式,探索AI与建筑专业教育教学的融合路径,为后续教学创新奠定基础。

活动伊始,建筑系周筠老师带领全体教师集中学习《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重点解读“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推动育人模式变革”“创新教学场景应用”“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等核心要求,结合建筑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强调“需将AI技术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培养适应智慧建筑领域需求的创新人才”。

IMG_256

随后进入案例分享环节,多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交流AI应用经验:负责《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师分享利用AI软件辅助学生生成建筑概念方案的案例,通过AI快速迭代设计思路,帮助学生拓展创意维度;《绿色建筑》课程教师则介绍借助AI工具优化建筑能耗模拟流程,将原本需数天的计算任务缩短至数小时,提升教学效率与数据精准度。

IMG_256IMG_256

在实践研讨环节,教师们按课程类型分为“设计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三组,聚焦AI融入教学的具体路径展开讨论。设计类课程组计划开发“AI辅助设计工作坊”,在课程中增设AI建模、智能评图等实践模块;技术类课程组提出建立AI教学资源库,整合建筑结构分析、绿色建筑评估等领域的AI工具与案例;理论类课程组则探讨利用AI进行建筑历史数据可视化,增强课程趣味性与学生理解度。研讨结束后,各组明确后续工作分工,确定10月底前完成首批AI教学资源的整理与试用方案。

本次活动重点解决三大核心问题。一是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理解不深入,通过集中学习政策文件,明确AI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方向与要求,避免实践与政策脱节;二是AI在建筑专业教学中应用场景零散,经案例分享与分组研讨,梳理出设计、技术、理论三类课程的具体应用路径,形成系统的融合思路;三是AI教学资源储备不足,通过规划资源库建设与工作坊开发,解决教学中缺乏实用AI工具与案例的问题,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支撑。

本次教研活动紧扣“‘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核心主题,实现政策认知、经验共享与实践规划的有机结合,成效显著。通过政策学习强化教师对AI赋能教育的重视,案例分享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范本,分组研讨凝聚共识、明确路径,为建筑系推进“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搭建基础框架。

后续,建筑系将按研讨成果推进AI教学资源库建设与“AI辅助设计工作坊”开发,年底前完成首批资源试用,并及时收集师生反馈优化方案;同时持续组织AI教学技能培训,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推动AI与建筑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培养符合智慧建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条:城乡规划教研室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下一条:风景园林教研室开展本学期首次教研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