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教研室开展本学期首次教研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日期:2025年10月10日 作者:罗融融 点击:[]

为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学校教务处推动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要求,9月26日下午,风景园林教研室顺利开展了本学期首次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同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元,成效显著。

第一环节:教师代表参加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大讲堂

教研室教师张建军作为代表,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本科教育教学大讲堂”活动,聆听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恒安教授题为《工程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张建军老师表示,吴教授的报告系统阐述了“筑平台、育英才、促成长”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特别是其中关于“五级递进”教学体系、“旗杆式”与“金字塔式”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思政与科教融合的实践路径,为风景园林专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重要参考。

第二环节:教研室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专题研讨

与此同时,其余教师在教研室集中开展了以“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罗融融主持。

活动伊始,全体教师共同研读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文件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重塑着高等教育的面貌,作为应用性极强的风景园林专业,必须积极拥抱变革,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

随后,城市提升系主任余俏作了题为《聚智·赋能·践行——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教学变革》的专题报告。余俏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多个生动案例。她以“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运用AI图像生成工具,迅速生成多种风格、多样场景的景观设计方案草图,有效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和批判性思维。她还介绍了借助AI辅助开展课程作业智能批改、学习行为分析、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方面的探索,指出AI技术有助于实现“规模化的因材施教”,推动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发生根本性转变。

IMG_256

在案例分享与实践探索环节,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大家就如何构建“人机协同”的智慧课堂、利用AI工具开发情景交互式学习资源,以及设计基于AI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活动尾声,城市提升系副主任顾韩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教研活动主题明确、内容务实,不仅加深了全体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更为后续的教学改革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这是风景园林专业积极应对教育数字化浪潮、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一步。罗融融表示,下一步教研室将依据学校总体部署,结合专业特色,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鼓励教师参与AI教学工具的应用培训与案例开发;二是系统梳理各课程中可融入AI技术的教学环节,修订教学大纲,促进AI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三是积极探索“AI+风景园林”的跨学科研究新路径,将前沿技术动态融入教学,培养具备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风景园林人才。

上一条:建筑系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下一条:重庆交通大学科普基地多活动点亮全国科普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