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师生参加第十四届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并作专题学术报告

日期:2025年10月01日 作者: 点击:[]

2025年9月26日至28日,第十四届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与2025年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年会在西南大学联合召开,本次大会以“改革创新·协同融合”为主题,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领域两项重要学术活动的首次联合举办。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董莉莉教授率城市提升系主任余俏、副主任顾韩,风景园林教研室主任罗融融,张灵艺、赖小红、陈芊等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积极参与多项论坛交流,并在会议上发表专题报告,展现了我校在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前沿探索。

IMG_256

董莉莉教授应邀在主题论坛4上作《“AI”视域下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重塑路径与实践》专题报告。面对人工智能引领的教育变革,提出应从结构、内容与方法三个层面系统重构研究生培养体系。基于“问题—内容—目标”逻辑主线,针对知识碎片化、资源割裂、评价单一等现实问题,构建了“基础-实践-拓展”三级课程体系。通过“七大课程模块”支撑,结合AI工具与任务驱动模式,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图谱化组织与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围绕这一体系,进一步提出“智慧课程五要素”实施框架,涵盖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工具、学习支持与分析评价,通过知识图谱实现内容结构化,借助生成式AI构建教学全流程工作台,依托任务引擎推进深度混合教学,并基于AI学情分析建立动态评价体系,最终形成“目标-内容-任务-工具”的闭环优化,构建了可迭代的智慧教学路径,为风景园林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IMG_256

余俏副教授在分论坛8上做了题目为“AI赋能建筑类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的报告。分享了高等教育数字化教学转型的背景下利用AI工具对建筑类专业课程及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成果,解读“教师-学生-机器”三者协同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AI技术构建知识图谱体系、多种智能体以及建筑类专业学习共享空间,形成“数、智、虚、网”四位一体的建筑类教育教学提升路径。通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增强教学互动,重塑个性化学习模式,塑造全场景交互式学习环境,全方位促进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满足国家和地方对建筑类专业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IMG_256

汪子尧在研究生论坛做了题为“重庆鹅岭公园夏冬季节晴阴天对老龄人热舒适影响研究”的学术汇报,徐琪怡以“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公园空间环境使用后评价--以重庆鸿恩寺公园为例”为题进行了研究海报展示。

本次大会为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高层次交流平台,也为我校展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果、吸收先进经验提供了重要契机。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持续深化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科在数智融合、生态实践与空间品质提升等方向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交大智慧与力量。

上一条:重庆交通大学科普基地多活动点亮全国科普日 下一条:喜报||我校在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中首次斩获全国一等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