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以“三线历史与校园现代融合——重庆128工业遗存城市更新”为主题的2025成渝七校建筑大类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中期汇报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求是堂报告厅举行。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万民教授、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许剑峰教授级高工、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一分院院长余水正高级工程师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七校的师生近8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院教师刘畅副教授带队,建筑学专业的黄凯清同学,风景园林专业的肖剀允同学以及城乡规划专业的加玉同学、王佳楠同学作为代表参与了活动。黄凯清同学和肖剀允同学代表我校学子进行了汇报,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黄凯清同学的汇报题目为“基于交织共生思想下的重庆永川七岭坡更新设计及文化交流中心建筑设计”。其设计以“交织共生”理念为核心,提出了七岭坡片区的全面更新方案,包括文化交流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不仅注重生态与文化的融合,还体现了对地方特色与历史记忆的深刻理解,得到了现场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


肖剀允同学的汇报题目为“重芯出发——校城一体视角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工业遗址景观更新”。该方案以“校城一体化”为设计理念,聚焦工业遗址的景观更新与城市空间的再生利用。设计通过对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创新改造,探索了校园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展现了肖剀允同学对城市空间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四川大学团队的“坪上创驿,烟火共话”、西南民族大学团队的“界壳理论下三线遗存更新策略研究”、四川美术学院团队的“游境重构:游戏设计理论重塑Z世代城市更新图景”以及西南科技大学团队的“低空织补,博弈共生——以低空经济为媒介的三线遗存再生与科创服务园”等方案也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城市更新的创新可能性,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培养学生跨校协作、创新思维的重要平台,对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与成渝地区兄弟院校的交流碰撞,我校学生不仅展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锻炼了跨专业协作和方案汇报能力。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在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特色办学优势,与其他高校共同推动区域建筑教育的发展,为城市更新与工业遗存保护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